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你也】想認識彩妝品品牌嗎? 雅詩蘭黛篇

 

市面上化妝品品牌那麼多,是不是覺得一頭霧水呢? 是不是有那種想買下手又不確定產品是否適合自已的疑慮呢? 最慘的是和Livdea一樣常買回家才發現不適合 >.<

 

其實每個廠商在規劃品牌都已經有考慮到這件事了,不同的品牌產品特性不同也就表示針對的顧客也不太相同,那能畫出來的妝效當然也就不一樣啦。現在就跟著Livdea一起來認識這些品牌,找到自已所屬的族群,那尋找適合自已的妝容就可以更省時間金錢哦。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認識是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1946年創立於美國紐約,對了,這裡有中文網頁介紹。

擷取

雅詩蘭黛的標語其實相當簡潔,其創辨人蘭黛夫人非常執著於教導人們如何變美這件事,可說是世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最佳代言人啦。

在台灣,雅詩蘭黛總共有3個知名彩妝品牌,以下就一一介紹給大家認識:

 

雅詩蘭黛

雅詩蘭黛 Estée Lauder: 產品保養彩妝皆有,產品線相當充足,雖說是個老品牌,但2012年找了Arizona Muse來代言產品,她可是全球Top Model的第三名,順道一提,排名第五的Liu Wen也是雅詩蘭黛產品的代言人哦。

                  66576-800w                   liuwensharif
                      Arizona Muse                                           Liu Wen

雖說近年頻頻找來年輕有活動的代言人,但其鎖定的客群其實是屬於已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所以比較適合25左右的女性,但,年輕的妳如果要走貴婦路線的話,則是相常好的選擇哦!

 

 

mac_logo_tw

M.A.C: 妳也想呈現出專業且多元的妝容嗎? M.A.C絕對是妳的第一選擇,不只擁有大量的色彩可供選擇,其細膩度及多元度讓整個化妝過程充滿著創造的樂趣,當妳想呈現不同的妝效,且不害怕與眾不同,那一定要去試試M.A.C的產品。雖然用M.A.C的產品可以很輕易的融合時尚元素,不過對於學生來說,其價位及妝效就不是很適合囉,而且若化妝技巧還不成熟的話,不小心就會把自已給畫成大花臉啦。

 

bobbi brown

Bobbi Brown: 相較於M.A.C的多元與突出的妝效,Bobbi Brown偏好大眾能接受的色系,其品牌的訴求也在強調散發出妳最原本的美麗,因其強調的是最原始的美麗,整個妝容看起來會非常的自然,就像Brown女士所說的”美麗的秘密非常簡單---只須忠實作你自已”。但從價位上來看,似乎也不是年輕人所能接受的,因此若妳喜歡的是裸妝之類的感覺,這品牌就等妳稍微有點經濟基礎再考慮吧。

 

Livdea個人是覺得,綜觀雅詩蘭黛的產品線可以發現,其專長在於發掘25~30up以上的客群,此類客群對價錢有一定的接受程度,對品質及妝效專業度也相當的講究,所以若妳也對品質及妝效非常在意,那雅詩蘭黛就會是一個好選擇。

反之,若妳不需要天天上妝,或是工作上只需要薄妝看起來有氣色即可的那種,雅詩蘭黛就不會是一個好選擇,性價比並不高。

對學生來說,並沒有特別需要此品牌特性的理由,所以Livdea也不是很建議囉。

============================================

Landing_Thumbnail_thumb

喜歡的妝 跟著畫! 風格多元且實用的妝。快加入Livdea的粉絲團接收讓妳變美的各式小技巧及化妝術吧!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你也】想知道自已的臉型嗎?

 

了解自己,才能畫出完美妝容!

要利用化妝化出如女神般完美的臉傍,修容一定是不可少的步驟,有了完美的臉型,再配上完美的妝,

在修容前最重要的莫過於徹底了解自己的臉型,有什麼優點,有什麼缺點,優點可以放大,缺點就要利用修容讓它不見!

 

一般東方人常見可分為四種臉型:

臉型2

 

菱型臉

臉型2_03

若菱型角度不大,為較標準臉。有小缺陷,稍加修飾,就可以了。

 

方型臉

臉型2_05

方型臉則是下面兩邊咀嚼肌或骨頭較為發達,可以是天生,也可能是後天型成,例如常吃較硬的東西或是常期嚼食檳榔等,都有可能讓咀嚼肌過度發達,若不想利用醫美,也可利用修容法等讓臉型看起來較緩和,比較不會讓人有難以親近的感覺。

 

圓型臉

臉型2_07

雖然不會像方型臉有難以親近的感覺,不過圓型的人一定常常擺脫不掉被捏著臉頰說:「妳好可愛!」,就連想化個成熟撫媚的妝都會走味,不過也可用修容改善哦!

 

長型臉

臉型2_09

長型臉因臉型長則更容易有比例不協調較明顯的問題。

 

如何辨視自已的臉型

相信有很多人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屬於什麼臉型,Livdea 就要來教大家一個簡單辨別臉型的方法唷!

用鏡子畫臉型_03

拿一面鏡子,與視線平行(直視,正對鏡子),拿出可以擦掉的筆,如口紅或蠟筆等,在鏡子上照著你臉的輪廓描繪,再看看最接近哪一個型狀,就大致可以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臉型了!

用鏡子畫臉型_04

 

在了解自已的臉型之後,就可以進行修容的動作啦~下回我們要教大家如何針對以上各種臉型來修容哦! 敬請期待!

 

=============================================================================

Landing_Thumbnail

喜歡的妝 跟著畫! 風格多元且實用的妝。快加入Livdea的粉絲團接收讓妳變美的各式小技巧及化妝術吧!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團隊轉型時,你該怎麼對當初的支持者交待呢?

 

先打一下廣告,這是我們的粉絲團-Livdea,人數雖不多,但我們內心無比感謝粉絲陪我們一路走至今天。

 

 

 

failure

 

相信許多創業團隊剛開始實踐一個新點子時都是充滿熱情的,這份熱情不止要告訴家人朋友,可能連你家里長都知道了,在還沒作出來之前就口沫橫飛得把產品說上天。

 

只可惜現實是殘酷的,一但遭遇不順利,且團隊決定跑路或是轉型時,你該怎麼對當初的支持者交待呢?

 

敝團隊就遇上了這問題,在產品還未作出來前就成立了粉絲團,而且迫不急待的邀請親朋好友全部加入累積人氣,總覺得有個粉絲團可以分享資訊並偷偷發佈產品資訊真是不錯。而且,不止認識的人加入了,隨著努力的經營,也漸漸有被產品相關資訊吸引的粉絲加入了。

 

好了,當事實証明我們的產品不過就是一個爛點子,不止賺不到錢,連我們覺得”應該會對產品感激到哭的那些人”都不喜歡我們,寄信給客戶變成萬年不理,和合作對象聊天也被嫌知識不足。根本爛到沒救了,終於,團隊決定轉型,說句行話就叫pivot吧。

 

可是當初支持這個點子的粉絲我們要怎麼交待呢? 那裡面有許多是家人,朋友,更有一些默默支持的粉絲,嚴重的是還有當初開發的客戶耶,難道就這樣說丟就丟嗎!?

 

今天就是來和大家分享一些經驗及數字,希望可以幫助其他團隊減少這方面疑慮。首先回答幾個問題,這是依我們的經驗來回答的,是否適用於你身上我們雖不保証,但一定有參考價值。

1. 我想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粉絲團要刪掉重練嗎?
A: 不要,原因稍後再說。除非你粉絲團的屬性和新產品完全不相關,不過這樣的轉型我們都知道那已經不叫轉型了。

2. 需要通知粉絲轉型的消息嗎?
A: 要! 一定要,而且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 轉型會得罪粉絲甚至跑掉嗎?
A: 一定會,應該很難避免這樣的事發生。

4. 粉絲團會因此失去公信力嗎?
A: 不會,根據FB給的數據顯示,有趣或是有用的資訊我們的粉絲依然願意去閱讀。

 

從數據來看,在轉型的當下,我們的粉絲數是191人(2012/08/18),而到寫這篇文(2012/09/04)我們的粉絲是195人。數字變化不大,但可以看看以下這張圖

擷取

從圖中可以看到綠色的是不見的粉絲藍色的是新加入的粉絲,可以發現從轉型的那一天起就不斷有粉絲不見,但並沒有大量的出走現象。

 

至於公信力,可以看看這個數據,這是轉型前一個互動蠻不錯的訊息

1

 

這是轉型當下的一則訊息,可以發現互動的人變多了

2

 

至於轉型後,互動的人幸好並沒有減少 :)

3

 

 

以下則是我們的一些努力:

首先是轉型後的題目,我們先觀察粉絲的喜好來決定怎麼轉型及如何轉型,Livdea原本的題目是室內設計,具體來說是透過家飾及家具的佈置靈感來進行導購,粉絲中互動的粉絲本就以女性居多,因此當我們決定要經營同一個粉絲團時,就決定新的題目一定要以女性為主要的目標客群,也就是現在的彩妝會入選的主要理由之一。

 

再來是轉型的當天,我們盡量一個粉絲都沒漏掉(有些人的陌生傳訊功能是關閉的)去傳訊通知轉型的消息,通知的內容也非千篇一率,而是根據粉絲加入的理由,現實中的關係(如親人、朋友),也有一部份是用猜的,來撰寫不同的文案,要知道,知會及通知粉絲是一種責任及義務。

 

在通知的過程中,一部份人會哈拉二句,問問最近好不好之類的,以現實中的家人朋友居多,他們並不太會詢問轉型的理由,只是非常溫暖的加油打氣。再來是一些創業的前輩或其他團隊,除了詢問失敗/轉型的原因外,還會針對我們的失敗及新的想法給許多寶貴的意見,感謝感謝,我們都記下來了。然後就是常常互動的粉絲,因為並非現實中的朋友,原以為他們會不太諒解,結果是不斷幫我們加油打氣,害我們都快哭了~

 

對那些默默離開的粉絲,我們也覺得很抱歉,至少他們沒有對我們口出惡言,畢竟這就像是走進一家門口貼滿餃子特價的餃子店卻突然告訴你這裡只賣鞋子,你能怪別人掉頭就走嗎?

 

總之,誠實、直接、立即讓粉絲了解狀況對我們來說是唯一的選擇。雖然以上這些事我們花了許多的時間去思考該如何作,對於大型的粉絲團來說或許並不切實際,但這是我們寶貴的一課,也提供給其他創業團隊參考參考。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