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服務或產品在推出前理當都經過了一段激烈的腦力激盪,內部人員在意見上互相廝殺,這些人員也許有企畫、設計、技術、行銷、業務人才,大家擁有不同的專才,但很多時後也因為這樣大家說著不同的語言,想著不同的事情。越好的服務。其廝殺過程就越見血,或許有人拍桌子大罵,有的互丟花瓶(現在應該丟手機比較順手也比較好找),內心黑暗的人更是會在老闆面前捅別人幾刀…在一陣混亂後終於得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好點子,接著這些人才又花費數月爆肝設計、開發…
服務上線了,但運作三天會員數卻不見成長,大家又開始思考,究竟是功能不好用? 行銷不夠廣? 還是頁面不夠吸引人? 有人的團隊就開始搞些雞肋的功能出來碰運氣,有錢的則是投下更多的行銷預算,期待那天大翻盤,而至於沒人沒錢的就趕快認賠殺出。
檢討會過後也許都會得到以下的結論:

這點子其實很棒,但需要更多的預算來推廣及發展,因為手頭沒錢,所以暫時先放棄
或是
這點子太過於大膽前衛了,沒有人識貨不是我們的錯!
反正點子一定沒錯!
這樣的過程有一個奇妙的盲點,那就是使用者的想法究竟在何時才開始被納入考慮,或說使用者的想法在初期的激盪過程中究竟重不重要? 一個點子所產生的服務和產品,其終極目標就是賣給使用者(或是使用者要願意用才有商業價值),但不管是早期的腦力激盪,還是中期的設計實作都沒有使用者發聲的機會時,要如何去期待使用者最後會買單呢? 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沒產品時,內部討論都會因專業不同而意見相異了,更何況是要從使用者那裡問到具體的意見;有產品時有意見也來不及作大改變了。 在這種情況下,創業團隊是否有辨法因應呢?
2012年1月3日Codecademy大膽的變了一個魔術。Codecademy是一個提供沒有程式底子的人線上學習寫程式的網站,在線上學習寫程式不是新的服務,例如:Ruby, WriteCodeOnLine, w3schools 等都有類似的學習輔助功能。問題是,這些網站面對的對象都是會基礎程式的人,平常有在程式圈打滾的對舉例的這些網站應該是很熟悉,但完全不會寫程式的人則不太可能聽過這些網站。好,那如果要推出一個教沒有程式底子的人寫程式是否會有人有興趣呢? 這個問題呼應到前面,整個點子的激盪過程可能是一場又一場的廝殺,但事實上正確答案誰也說不準…
在其正式服務推出前,Codecademy先推出了一個完全沒有功能的頁面叫Code Year。是的,這個網頁什麼功能都沒有,說白一點就只是單純的要你填入e-mail然後回家靜候通知,如果只看表面,這其實是一種很老套的作法, 所以我們要透過分析食譜的方式來看看這裡面有什麼小秘訣才能讓平凡無奇的頁面產生神奇的功效。
[材料]
材料 | 份數 |
主流社群網站
|
x 2
|
醒目的Logo
|
x 2
|
聽來很棒的口號
|
x 4
|
e-mail表單欄
|
x 1
|
圖文並茂的名人推薦
|
x 3
|
頂頂有名的贊助商列表
|
x 4
|
[作法]
- 進入網站第一眼看到口號說2012年還有許多時間
(也是啦! 所以我不能浪費時間,要作有意義的事)
- 再來看到口號又說許多人立志在2012年要學寫程式
(好吧! 所以我也要學一件事)
- 就在有點動心,但還沒下決定的時後,3個圖文並茂的推薦馬上映入眼簾:
- 不寫程式,就等著被別人的程式控制吧!
- 給不是技術人員的人最好的建議就是: 去變成技術人員!
- 如果你想花二年去投資自已,學習怎麼Hack(指精通技術並知道怎麼運用)比去上MBA還有效!
(真的耶! 會程式真是人生的一盞明燈,所以我要學習寫程式)
- 再往下看到頂頂有名的贊助商
(哦! 所以我要在這個網站學習寫程式)
- 馬上乖乖往那大大的e-mail表單欄奉上e-mail並按下送出
(天呀! 好期待全新會寫程式的自已)
- 主流社群網站的分享鈕出現眼前不猶豫的按下分享
(當然呀! 讓朋友知道我已經不是從前的我,而是進化成一個有進取心的人)
- 哇哈哈,新的一年我要努力!!!!
(內心獨角戲開始…)
[食用心得]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口號、推薦和贊助商佔了大部份的訊息和版面,而且它極端簡化了使用者提供資料的步驟,只詢問e-mail,其他資訊一概不詢問。既然不知道線上學習寫程式是否有會員立基及市場,那就用問的。但若直接且單純的問興趣,大部份的訪客應該約2秒後就按下右(左)上關閉離開了,所以需要有那些口號及名人和贊助商的加持來加分,再加上成功幫助訪客製造進取心/上進心的人格特質,分享比例自然攀高(Techcrunch說50%的流量來自twitter&fb),愈多人分享就形成了一種很多人想學程式的雖然不知道這網站的商業立基是什麼,也不確定那37萬會員是否都會回流來學寫程式(事實上不會寫程式也不至於很丟臉或就會馬上餓死),至少它使用的方法及造成的風潮是非常值得創業團隊學習的。而且也成功落實了精實創業的作法。
不懂使用者需求,那就設計個好東西去問吧!
若你對CodeYear頁面設計的流程,如文字的選擇,圖片設計之類有興趣可以參考這裡。設計師完整記錄了設計此頁面的想法,而且他只花了短短1小時就作出來…大家創業加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